一定牛彩票网

图片

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路径探讨与分析
发布人:     资料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2期     时间:2019-09-19     浏览次数:次


一、各省“双高计划”推荐情况分析

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推荐公示23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453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7所院校只申报一个专业群。

1.各省推荐院校分析

各省推荐的院校数量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数量(1423所)的16.2%,其中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安徽、四川、重庆、河北等10个省级单位推荐学校数量达10所(含)以上(表1)。



由表1各省推荐院校数量及比例(按推荐院校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可见,“双高计划”推荐数量占全部推荐数量的比例与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数量的比例并不一致,说明“双高计划”不是按额分配。有的省份“双高计划”推荐占比较高,如浙江省高职院校总数量在全国占比仅为3.44%,但“双高计划”推荐数量占比达到6.52%;也有省份“双高计划”推荐占比较低,如河南省高职院校总数量占比5.90%,“双高计划”推荐数量占比为2.61%。

230所推荐院校中,有国家示范(骨干)校159所、省级示范(骨干)校60所、非示范校11所。未被推荐的国家示范(骨干)校里有少量院校已升级为本科院校,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成立为上海健康医学院。最新认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0所优质校中,有177所被省级推荐为“高水平高职学校”,未被推荐的有个别院校将要升级为本科院校。

从院校类型来看,申报院校中,理工院校123所、综合院校54所、财经院校23所、农业院校17所、医药院校6所、艺术院校4所、师范院校1所、体育院校1所、政法院校1所。

2.各省推荐专业群分析

各省推荐的453个“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专业覆盖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19个大类、73个二级类别,专业大类覆盖率100%,二级类别覆盖率73.7%,未被覆盖的26个二级类别见表2所示。



按照专业大类划分,申报数量排名前三的专业群核心专业所属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大类(101个)、交通运输大类(57个)、电子信息大类(50个),这三大类的专业群占申报总数的45.9%,见下图。



另外,推荐公示名单中涌现一大批跨界组建的专业群。如XX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内的5个专业属于四个专业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艺术大类,以此适应殡葬行业转型发展的要求——殡葬服务个性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设计艺术化。

从申报的专业群数量统计看,只申报1次的专业群有99个,77个专业群申报2次及以上。机电一体化技术、畜牧兽医、软件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申报最多,都在10个以上。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的2919个骨干专业相比,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3)。



3.几点总结

(1)各省推荐数量不一。江苏省推荐名额最多,共21所院校42个专业群获推荐;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名额最少,分别推荐1所院校2个专业群。这是因为“双高计划”坚持扶优扶强原则,设置了申报的基本条件,也从侧面反映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2)被推荐“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专业覆盖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所有大类,其中装备制造大类数量最多,有101个,公安与司法大类数量最少,只有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数量最多,有21所院校。这与高职教育现有专业布点和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有一定关系(表3)。

(3)被推荐“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未涉及的专业二级类别有26个,其中包括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粮食生产等国家战略相关的城乡规划与管理类、粮食工业类等紧缺专业类别,这应该是“双高计划”下一轮建设的重要关注点(表2)。

(4)“双高计划”实行动态管理、过程监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进入“双高计划”建设之列,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认清形势,率先发展;此次没有入选的院校,后面还有机会、有希望,更要随时做好准备,提升质量、蓄势待发。

(5)随着新科技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高度跨界融合的专业群体系,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6)各高职院校只有做到与众不同,打造自身的特色和亮点,才能真正达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标准和要求。

(7)高职教育从示范(骨干)校建设,到优质校建设,再到“双高计划”,名单并非一成不变,充分体现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法则;也不是简单的优中选优,而是以持续的政策供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二、重点案例分析

1.XX职业技术学院

XX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深圳,紧密对接深圳产业布局,申报的两个高水平专业群——通信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均属于电子信息大类,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与特色,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

通信技术专业群:全国共有3所院校申报,群内专业共覆盖9种不同专业,除核心专业通信技术外,3所院校都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纳入该专业群中,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分别有2所院校纳入。群内的支撑专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通信技术应用场景的相关专业(如物联网应用技术、电信服务与管理)等,另一类为通信技术的延伸专业或相近专业(如移动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全国共有5所院校申报,共覆盖11种不同的专业,专业覆盖面较广,涉及电子信息类和装备制造类。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分别有2所院校纳入专业群中。

2.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共有16所交通院校(不包括航空、汽车、铁路、船舶类等院校)进入省级推荐名单,约占全国推荐院校数量的7%。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两个高水平专业群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6所交通院校申报的两个专业群一样。整体来看,交通院校的竞争非常激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全国共有12所院校申报,共覆盖20种不同的专业,道路养护与管理、工程造价分别有6所院校纳入专业群中,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有5所院校纳入专业群中,有9个专业只有1所院校申报。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3所院校有3个专业相同,专业群组成有一定的相似度。该学院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纳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打造喀斯特山地交通人才培养特色和交通基础设施(高大桥梁)数字化智能建造特色,以此形成差异、寻求突破。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全国共有11所院校申报,共覆盖14种不同的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有10所院校纳入群中、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有6所院校纳入群中、新能源汽车技术有5所院校纳入群中,有6个专业只有1所院校申报。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专业纳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紧紧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打造喀斯特地貌环境下的山区智能交通特色。

三、“双高计划”建设发力点

“双高计划”申报完成经批准审核后,院校即将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如何找到精准发力点,探索出实施路径,是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推进“双高计划”建设。

1.认真领会政策文件精神,精准描绘学校发展蓝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涉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1+X证书制度、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现代学徒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多项配套措施。而“双高计划”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当坚持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总引领,以各项具体政策文件为操作指南,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设想找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将学校建设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

2.紧抓产教融合发展主线,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必须针对不同企业的核心痛点,创新合作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学校应着力打造集人才培养、大师培育、应用研发、科技攻关、团队建设、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于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一是帮助处于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的行业龙头企业或者创新型企业引进国内外前沿技术和领军人才;二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学校应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真实生产的项目、技术、工艺、规范、标准等,重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实践体系等,真正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应深入对接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国家“学分银行”以及高职扩招等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新职教”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践行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育人双主体的作用,积极探索3天在企业、2天在学校的“3+2”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二是坚持书证融通,将体现行业龙头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职业技能证书与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合,探索柔性、可拓展、面向岗位群的课程建设新模式,按照“平台+模块+方向”思路,系统重构课程体系,将证书的内容作为专业的一两门甚至是四五门核心课程,确保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三是积极参与国家“学分银行”,大胆尝试不同学习成果(如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四是针对传统渠道招生(应届学生)和扩招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高中后非应届生)的学习特点,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线上微课+直播互动+线下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4.坚持新科技赋能新职教,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

“双高计划”建设必须抢抓新技术机遇,快速打造核心特色。一是在专业或专业群建设上,要以“新技术+专业”的新模式,促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活力;二是在教学实践体系方面,应当围绕“理论教学—仿真实训—实践操作”过程,打造集“智慧课堂+虚拟工厂+智慧工厂”为一体的“实战型”校企联动的智慧教学环境,实行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三是在教学管理评价方面,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贯穿教师、学生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校园和智慧评价体系。

5.“不拘一格降人才”,倾力打造“一体化”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应当打破过去条条框框的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形成现有师资团队、企业一线技术大师、技术骨干,以及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优秀高职毕业生等“一体化”教师团队。同时,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学校应鼓励和引导教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让每位教师都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教学风格。